山东某轮胎厂因互保危机将面临破产
2019-07-12 11:21:52浏览:1662次近日有媒体报道称: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又一家轮胎企业,因卷入互保危机或将破产。欠贷超过60亿元,经过这家媒体在实地走访时得知,当地一家轮胎企业,可能已经上了政府制定的下一批破产企业名单。
该轮胎公司成立于2002年,于2004-2005年开始向银行借贷,其中大部分贷款采用互保形式。
2010年-2011年,受4万亿元计划的影响,当地轮胎产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0年,这家拟破产轮胎公司背负的银行贷款,约30亿元。在这些贷款没有还清的情况下,这家轮胎公司为扩大生产、占领市场,逐渐增加借贷规模。 当时,包括轮胎产业在内,大量企业盲目扩大产能。但缺少政府或行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指引,许多企业的借贷规模与自身实力不符。
2014年年底该轮胎公司因盈利能力下降,无法从银行那里获得实质性的新增贷款。此后,东营互保圈问题陆续曝出,向这家轮胎企业放贷的33家银行,率先退出5家。
2015年中旬,该公司正式卷入互保危机。当年5-6月后,多家银行集中抽贷,抽贷金额共达5亿余元。最多的时候,这家轮胎公司一个月内被抽贷7000多万元。
受此影响,该公司只能减产,同时裁剪员工高达3000余人,2016年3月、6月、9月,这家公司为偿还担保企业的贷款和债务,再次向银行借贷约10亿元。
截至目前,他们共欠贷60亿元以上,其总共担保了34家企业,其中出问题的至少有8家。
据了解,这些被担保企业的还债压力,已经转移到了这家轮胎企业,但大部分并未兑现。
半数企业遭遇危机
互保在东营普遍存在,而互保危机似已成蔓延之势。据多家企业表示,在该县,以互保形式从银行贷款的民营企业,占比70%-95%。再加上互保的链条效应,目前可能有半数企业受影响。
东营一家遭遇了互保危机的企业的老总解释说:“担保贷款额度超过抵押贷款的10倍以上。” 同时,通过担保,民营企业的贷款难度大大下降。 这导致,通过互保形式向银行贷款,逐渐成为风潮。
一家企业可担保多家企业,同时也可能有多家企业为其作保,环环相扣,错综复杂。 而一旦企业无法偿还贷款,为其作保的企业就要履行代偿义务。互保危机会沿链条传递,如果是网状,影响更会多维扩散。
2019年3月,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、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同时被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重整的申请。此前,已有山东天信集团有限公司、山东大海集团有限公司、山东金茂纺织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破产重整。 它们均受累于互保危机。